麦格米特2024年10月份官宣进入英伟达产业链。下面简述一下麦格米特的投资逻辑。
路边社消息:麦格米特的订单已经爆了:
1、麦格米特最新订单情况:目前从株洲工厂发货,在长沙转运国外物流,到货ww,我只能说出货比我预期多不少。另外还有一个点,泰国的扩建和北美工厂的扩产都很顺利,北美晚一点,今年也会投产了。其实麦格米特有6大事业部,不算电源,其实业务也今年爆量了。有一个朋友的公司,麦格米特给他们做OEM的产线代工,已经接不了订单了。其实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,麦格米特的公司英文网站上电源型号特别多,中文的就只有2kw,所以这也是这家公司的特殊点之处,你想为什么?
2、根据最新调研,GB200的电源订单,2025年2月,下了很多订单给台达。共计24W套。从台达了解到,GB200 电源,现在每天组装 2400 套,预计 25M4 开始 4400 套/天。
3、麦格首批NV定单占份额的20%。现在各工厂加足马力在加班生产交付第一批第二批和字节的定单。在NV客户端,按未来麦格与台达市占率按1:3测算,25M4开始,每天需生产1500套,每套价值量最保守测算14000元,每天营收2100W,每月营收增量超6个亿。净利润率XX%。明年满产后,营收和净利润继续提升。
4、RUBIN系列可能提前在25年年中发布,从目前电源侧的设计来看,总W数巨增。麦格已经送测下一代电源产品。
附件:麦格米特简介
一、创始人背景
麦格米特创始人童永胜为浙江大学博士后,曾担任华为电气副总裁、艾默生网络能源副总裁,拥有丰富的电力电子行业经验。2003年,童永胜在华为系创业潮中创立麦格米特,初期聚焦平板电视电源,后带领公司转型为多元化电气巨头。其管理风格兼具华为实干精神与国际化视野,推动公司持续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。
二、公司发展历程
1.2003-2007年:成立初期以平板电视电源为核心,2005年亏损近300万,童永胜注资后扭亏为盈。
2.2007-2017年:拓展工业自动化、电源产品(如医疗、通信电源),2017年深交所上市。
3. 2017年至今:布局新能源(充电桩、电机控制器)、智能装备(焊机、微波设备),2024年成为英伟达GB200服务器电源核心供应商,切入AI算力产业链。
三、主营业务构成与财务表现
1. 业务构成(2023年):
智能家电电控:占比38.8%,毛利率26.18%(变频家电、智能卫浴)。
电源产品:占比31.4%,毛利率25.01%(通信、服务器电源)。
工业自动化:占比8.7%,毛利率30.33%(变频器、伺服系统)。
新能源及轨道交通:占比10.5%,毛利率24.2%(充电桩、车载电源)。
2. 增长速度:
2023年营收67.54亿元(+23.3%),扣非净利润3.63亿元(+18.1%)。
工业自动化(+53.69%)、新能源(+34.85%)增速最快,AI服务器电源成为新增长点。
四、核心合作大厂与新增订单
1. 主要客户:
国际巨头:英伟达(AI服务器电源)、博通(芯片供应)、思科、西门子。
国内龙头:小米(智能家电)、北汽新能源(车载电源)、宁德时代(储能)。
新增订单:
2024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,获GB200服务器电源订单(首批超3000组PowerShelf)。
字节跳动IDC AI服务器电源送样通过,2025年预计批量供货。
新能源汽车订单充裕,覆盖北汽、零跑等主流车企。
五、AI催化下的业务潜力
1. AI服务器电源:
技术优势:适配英伟达MGX平台,1U服务器实现33kW功率,效率97.5%,采用碳化硅器件提升能效。
产业链价值:AI服务器电源价值量较传统服务器提升40%-60%,PSU(电源模块)成本占比40%-60%。
增长预测:预计2025年AI电源营收占比超20%,毛利率60%+。
2. 其他业务协同:
智能家电:受益AIoT升级,变频空调、智能卫浴需求增长。
工业自动化:AI驱动智能制造,伺服系统、PLC订单放量。
六、竞争优劣势与预期差
1. 优势:
技术壁垒:研发投入占比11%-12%,专利超800项,模块化电源设计领先。
客户资源:绑定英伟达、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,海外收入占比34.75%。
全球化布局:印度、泰国工厂投产,本地化交付能力突出。
2. 劣势:
国际竞争:台达、光宝占据全球服务器电源75%份额,技术差距仍存。据说光宝有发热问题。
业务波动:新能源业务受原材料价格、政策影响较大。
3. 预期差:
AI电源放量:英伟达订单及字节跳动增量可能超预期,2025年AI业务利润贡献或达30%。
海外扩张:东南亚、欧洲市场拓展或加速,出口占比有望突破50%。
总结
麦格米特凭借技术积淀与战略布局,已从传统电源厂商转型为AI算力核心供应商。AI服务器电源业务将成未来增长核心,叠加新能源与工业自动化协同,预计2025-2026年业绩持续高增。需关注国际竞争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,但长期成长空间明确。